距報到完成將近半年了,心中還是會偶爾冒出這樣的想法:「資管所還是資工所,到底哪個有前途? 我讀了會不會後悔?」
這篇文章闡述了我對兩個所的觀點,將以時間遠到近,用工作、校名、課程&研究領域這三點來分析我對這項抉擇的看法。其實不管讀甚麼系這些觀念也都試用。
<aside> 💡
資管轉資工,算是門檻最低的轉系了,不少數學/機械出身的人內心都有個資工夢呢~
</aside>
讀資管所還是讀資工所是不是一項重大人生抉擇,對於現在的你可能是,但長期看來不是。
因為有哥哥的借鏡,我未來想要從事科技業/軟體業,其實這個產業裡不只有工程師這個職位,工程師→PM→TPM→合夥人就是一條道路,你不會同一個職位從入門到退休的。
另外,「產業」一定比「職業」還要重要,產業直接決定我們的薪資的級距、工作地和生活型態,舉一些資工/資管常涉足的產業:
你可以倒果為因,想想你未來想要從事什麼性質的工作,畢業後甚至三十歲後想過怎樣的生活,未來想要住在哪裡,思考過後再來選科系選學校也不錯。
題外話: 我們常有『興趣是A → 讀A系 → 工作選A』的想法,但是你放開點看是不是有種可能性為『讀A系 → 探索B → 探索C → 愛上D』。
30歲前,履歷表上最高學歷的校名也是面試時對候選人的考量。通常中央資管推甄資工所,因為資工所比較競爭,你不得不比資管所往下填一個校系。舉我自己排名10%為例,台大資管所是我第一志願,而在推甄CS的時候,只能交大→清大→成大往下填,若是非資工不讀還需要保底中央資工。
<aside> 💡 雖說CS看中實力多於校系,但看到企業說明會的表單學校只有台/清/交/成/其他,這5個選項時,心裡難免會痛一下,這也是我4年來努力的動力之一 !!
</a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