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ech’s social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作为公共基建的开源软件
‣
基于‣
一个研究者首先是一个立体的人。研究作品、研究机构无论声名如何响亮,在”人“面前都是二级议题。
在无限信息的数据库时代,去放慢节奏,了解一个人的智识审美、为何对现在的研究话题产生兴趣,更进一步,如何形成自己个人的思想史传,是走进真实的研究世界的最好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史是唯一的正史。
在 Uncommons ”研究者书房“计划中,我们将基于自己正在搭建的 Crypto 人文研究者数据库,以”书房造访“的形式,以研究者为中心,介绍他的作品与个人叙事。
这一次,我们走进 Nadia Asparouhova 的书房。
To live a life in which one purely subsists on the airy cream puffs of ideas seems enviably privileged: the ability to make a living merely off of one’s thoughts, rather than manual or skilled labor. But it also means all that bantering and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writing isn’t really about “having fun” anymore, so much as singing for one’s supper. We’re like Scarlett O’Hara in Gone With the Wind: our gowns are impressively fashioned from velvet curtains, but our hands are still rough from the farm.*
Nadia Asparouhova 是一个真挚的作者。创作的“真”不仅在于对自身最为信仰的那部分知识保持诚实,保留随时撤销背书(endorsement)的意志,更在于永远倒叙(直至故事源头)、永远扭头追溯自己“何以如此生活”。她写了很多关于广义知识分子生存境况的文章,尤其与科技界和 crypto 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去生产当下有关科技与人文的思考接近一种知识义务。
但对于诚实的人来说,思考思考本身也同样是一种义务。
她的个人网站的符号是一片云。和其他大部分研究员、创作者等其他过着“读写生活”的人一样,她有着免除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权力,生活在地面十尺高以上的云端。在有关自身境况的论述中,她很多次会谈到这一点:以纯粹思考为生,或以纯粹的创造性工作为生,是在进行一种什么样的劳作?无形的劳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结出有形的稻米?研究者将如何诉诸知识生产过程,以确证自身思考的合法性?
“此时此地”(why are we here)与“此种思考”(why do you think that)原本就始终是危险的、动荡的,并非稳定的乐土;而唯一在“此时此地”保持诚实的办法是将追问作为一种恒常。在下述关于她的研究课题的介绍中,我们将不断触及她本身的思考,以及她的思考中蕴含的习惯性的自反态度。
*本文开头的引文来自她的作品“Being basic as a virtue”。如大家所见,在这段引文的最后,Nadia 将以纯粹思考为生的人比作《飘》中的斯嘉丽:我们的礼服是柔软的天鹅绒制成,但我们仍然有一双农场的粗粝的手。它们在虚拟的地方劳作,准备着下一顿的晚餐。
而有时候,一个名为纯真的小小神灵会飞到我们的晚餐桌之上,告诉我们,今天的晚餐已经开始。停止思考,开始大笑吧。
本节中出现的 Nadia 作品:
[1] Being basic as a virtue, https://nadia.xyz/basic
[2] Idea Machine, https://nadia.xyz/idea-machines
Uncommons 将这部分内容组织成了两个主要推荐领域(四篇文章)和当前研究议题。内容来源基于公开作品与 Nadia 自己的陈述,选取时偏重区块链、社区和技术人文等有关的部分。
以下为我们选取的 Nadia 的主要研究领域:
#1 Remembering GitHub's Office, a Monument to Tech Culture
”硅谷丰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旧日精神散落在各地。市场街曾经林立的创业宫殿已经不复存在。虽然创业公司最好的岁月已经过去,但我仍然相信,科技才刚刚开始重写我们的社会秩序规则,以其潜在的价值观。“ 这篇文章从 Github 的线下办公室搬迁为起点,一直谈到科技的社会影响,及其作为一种公共遗产的价值观。
书架:https://www.wired.com/story/github-tech-values/
#2 Out of the Valley
在这篇文章中,Nadia 提到,科技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而慈善与科技初创公司一样,也是一种风险投资,只不过后者是对个人事业的风险投资,而慈善应该被视为是对公共事业的一种风险投资。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将在上一个科技周期积攒的巨额财富,以公共投资的方式重新释放到社会中、增加其他人成功的机会,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退回到某种贵族政治。而慈善事业也是一个需要严肃地进行自组织的行业,一个必须由我们打造的系统,就像那些成果蔚为壮观的孵化器一样。
书架:https://nayafia.substack.com/p/out-of-the-valley
本部分为 Nadia 的一本关于开源软件的出版著作。
#1 Working in Public: The Making and Maintenanc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Stripe Press)
在 Working in Public 中,Nadia 探讨了现代开源软件的开发、在过去二十年中的演变,还有互联网如何重新定位个人创作者等等。通过描述开源项目的结构,她第一次探索了软件为其开发人员带来的制作和维护的成本。通过对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Twitch 和 YouTube 等平台的数百次开发者访谈和分析,认为,研究”谁“在互联网上生产东西,而不仅仅是他们生产了什么,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在线内容的价值。这本书同时也获得了 Github CEO Nat 的推荐。
购买著作:https://otherinter.net/research/uniswap-offchain-report/
在我们推荐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外,Nadia 的以下两篇写作也相当值得阅读: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几位教授主动提出考虑攻读博士学位。我认真地考虑了一下这个想法。我最关心的是对公共话语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我认为这是一条更好的道路,我绝对愿意读博士。最后,我决定不去读博士,但即使考虑这个选择也意味着我必须清楚地告诉自己为什么我认为独立的道路比进入学术界更有意义。
就像没有躯体的灵魂一样,the Bits 正飘向平流层,寻找新的家园。他们的摩天大楼不会建在美国本土,而是建在数字前沿。这些企业家和投资者和巴拉吉一样,被社交软件、虚拟现实、创客经济、加密货币和 web3 所吸引。
本部分将向大家介绍 Nadia 推荐的阅读内容和对于其他作品的评论,以 Nadia 为圆心,可以找到更多有意思的与科技与文化有关的内容,作为策展中的策展。
A home page (主页)无疑显得越来越惰性——与社会脱节,与实时通知脱节,看似冷清。但这样做也有好处——就好像你可以真正控制那里的节奏。这就像去你的家——一条林间小路——或者更恰当地说:你的糖果店,就像你在《重拾公共生活》中提到的那个,"人们可以自由地在那里闲逛,或者冲进冲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我喜欢这样的想象:主页就像在林间小道上拜访一户人家。我绝对是住在小木屋里的隐士。
书架:http://www.aaronsw.com/weblog/
书架:http://www.paulgraham.com/articles.html
Nadia 是一名科技领域的作者和独立研究员,曾在 Protocol Labs 任全职研究员、同时也接受过福特基金会赞助,研究开源文化并以此进入 Github 收集独特的一手经验,出版了 Working in Public 一书。她也在 Substack 工作过,作为他们的第二个员工,专注于开发平台上的作家体验。Nadia 的作品对整个开源社区和科技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Nadia Asparouhova 的曾用名是 Nadia Eghbal.
Nadia 个人网站:https://tobyshorin.com/
Nadia 访谈:https://www.kickscondor.com/nadia-eghbal/
Newsletter:https://nayafia.substack.com/
Twitter:https://twitter.com/nayaf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