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南理工和港大在上週六深圳“嶺南杯”辯論賽的辯題,港大執反方:“不再精彩”。

看得出來,反方立場比較彆扭、相對逆風,如何突圍?

大家不妨簡單回复你能夠想到的反方的立論策略,攢到6個反方立論策略回复,我就把我自己的貼出來。

-------------------------------------------------- --本人想法見下文,批評指正!-------------------------------------------------- --

第一步:不討論實例的理由

真的,精彩是件無比主觀的事情。不然你說說看:什麼樣的大學叫做精彩?

門門全A?實習超人?學術精英?社團領袖?辯論高手?愛情豐收?用腳步丈量過世界?用愛心撫平過貧苦?這些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不是有人還說“不完美才完美”才是大學生活最深刻的詮釋。

拜託,關於什麼是大學的精彩,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所以,在事實判斷層面該辯題無法討論:因為無論你(對方)舉出多少大學精彩的事例,我都可以在嘴角露出鄙夷的淺笑,說:那不過是一個個“把小小悲歡看做整個世界”的“傳奇”。

在你眼中是精彩,在別人眼中“只道平常”。不是誰錯了,而是每一個人的眼中本就有不同的世界。

理解差異,把握未知,是這道題的切題方法。

所以,這個題目不是討論事實面,否則變成沒有終點的事例堆砌,最終遁入無聊。

故而這個題目,是要討論大學生對愛情的態度

為什麼這麼切?

因為這一刀,對方所例舉的事實論據,幾近殘廢;並且給對方一定會講,一定有利的那些戰場一個處理的辦法。

因為這麼切,避開了所謂愛情是別緻,愛情是終極,愛情是不可或缺之武斷判斷;再說,這些判斷你也很難論證得了。

因為這樣想,大多數人的常識被照顧、被包容、被銜接——所有現場聽眾會發現,你尊重了他們的選擇自由和獨立判斷——何謂精彩,可以“各言其志”,可以大不相同。

辯題除了可以“釋”,亦可以“切”。

再說一次,這個題目是要討論的是大學生對愛情的態度及其影響

第二步:啊,一種人生態度!